孤琴叹

残弦少新张,孤琴久难理。
回舟抱汝来,弃置复似此,譬彼良友朋,愈疏道深耻。
平生所绸缪,焉能缺终始。
时迕事竟违,幽情递变徙。
况罹雉罗间,赤舄羞几几。
晨床蒙蛛丝,宵月啮鼯齿。
惨澹金博山,音断琅玕水。
中庭买双鹤,饥鵛鸣未已。
旧欢尚零落,新知安足倚。
人生慎离合,明发泪清泚。

现代解析

这首诗《孤琴叹》以一把被遗忘的古琴为引子,道出了人生聚散、理想落空的深沉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孤琴的象征意义
诗人用"残弦""弃置"的琴比喻疏远的朋友或理想——就像一把曾经珍视的琴,日久不弹就会蒙尘生蛛网,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若不维系也会渐渐生疏。最刺痛的是,这种疏远并非因为仇恨,而是迫于现实无奈,就像诗中说的"愈疏道深耻"。

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时迕事竟违"道出了全诗核心:时代与个人命运相悖。诗人用"赤舄"(贵族红鞋)被"雉罗"(捕鸟网)困住,暗示自己像被束缚的鹤,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月光下老鼠啃咬琴身的画面,更强化了美好事物被现实蚕食的凄凉。

3. 人生选择的反思
结尾"人生慎离合"是醒悟后的叹息。诗人看透新旧交替的人际关系("旧欢零落""新知难倚"),如同那把音色断绝的琴,再也奏不出"琅玕水"般清越的乐声。清晨的泪水,既是为琴而流,也是为自己无法挽回的过去而流。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人生况味,化作可触摸的意象:蛛网缠绕的琴台、饥饿鹤的哀鸣、被鼠咬的木头...这些画面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有些失去不是突然的断裂,而是日积月累的荒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