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启进游崆峒岩
崆峒青漾博麻洲,削壁孤县势欲浮。塿埠莫遮天转阔,尘嚣不到地偏幽。
登临好趁星霜晓,凭眺还怜海国秋。肯遣韶华随腊去,且将岩色隔年收。
参玄此日留真诀,隐雾还谁卧敝裘。风景不殊应有待,山灵几幸使君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游览崆峒岩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和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
前四句写景:崆峒山青翠的倒影在博麻洲的水波中荡漾,陡峭的山壁像悬在空中仿佛要飘起来。低矮的土丘挡不住开阔的天空,这远离尘嚣的地方显得格外幽静。诗人用"青漾""削壁"等生动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山水相映的灵动画面。
中间四句写游览体验:最适合在清晨霜露未干时登山,远眺更能感受海边秋色的美好。诗人不愿让美好时光随冬天流逝,要把山岩的景色珍藏到来年。这里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以及超脱时间束缚的豁达心态。
最后四句抒发感悟:今日在此领悟道家真谛,不知还有谁能像古人那样隐居山林。风景依旧在等待知音,山神也多次欢迎我们这样的访客。诗人通过"参玄""隐雾"等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
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描写(从清晨到隔年,从眼前到古代隐士),将山水之美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诗中"物我两忘"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