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市有怀惟度魏子时客楚南

酒散繁台雁影单,十年客梦老渔竿。长镵杜甫沿山斸,短铗冯驩带月弹。

回首沧桑皮骨尽,伤心湖海鬓毛残。传来战火三湘满,何处梅花续旧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情思念,同时夹杂着对动荡时局的无奈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首联"酒散繁台雁影单,十年客梦老渔竿"用孤雁的形象引出自己十年漂泊的孤独——酒席散去后只剩自己像孤雁一样形单影只,十年来做着归隐田园的梦却始终未能实现。"老渔竿"这个意象特别生动,让人联想到渔翁闲适的生活,反衬出自己漂泊的辛酸。

颔联"长镵杜甫沿山斸,短铗冯驩带月弹"用了两个典故:杜甫在战乱中挖野菜充饥,冯驩弹剑而歌抱怨生活困顿。这里诗人把自己比作他们,说明自己生活艰难,但依然保持着文人风骨。

颈联"回首沧桑皮骨尽,伤心湖海鬓毛残"直接抒发感慨:回首半生历经沧桑,身心俱疲,漂泊江湖让头发都斑白了。这两句特别打动人心,任何一个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尾联"传来战火三湘满,何处梅花续旧欢"转到现实:听说湖南战火纷飞(三湘指湖南),不知到哪里才能和友人像过去一样赏梅欢聚。最后一句"梅花"既是实指,也象征着高洁的友谊,在战乱中更显得珍贵。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孤雁、渔竿、梅花等常见意象,把战乱年代知识分子的漂泊之苦、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表达得淋漓尽致。最难得的是,诗人在困顿中依然保持着文人雅趣,这种精神境界特别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