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野过永仙观循西城以归邂逅李戒甫夕山西爽诗料满目子野明发诗来予次韵 其二
一笑相逢李伯时,树阴匝地绿云低。
林梢落日犹馀丈,天下好山多在西。
我醉欲归须客送,君装已趣尚鹃啼。
明朝定有新诗句,且让溪翁向上题。
林梢落日犹馀丈,天下好山多在西。
我醉欲归须客送,君装已趣尚鹃啼。
明朝定有新诗句,且让溪翁向上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李戒甫在夕阳下偶遇、同游山林后依依惜别的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前四句写相遇与风景:诗人用"李伯时"尊称朋友,两人在绿树成荫的地方相逢。太阳快落山时,树梢还挂着夕阳余晖,诗人感叹天下最美的山景多在西方——既写实景,又暗含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后四句写分别与期待:诗人喝醉了要回家,需要朋友相送;朋友虽然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却仍被杜鹃啼声吸引驻足。最后相约明天继续写诗唱和,还要把诗题在溪边更高处,表现出文人间的雅趣。
全诗妙在三个亮点:
1. 用"树阴匝地""林梢落日"等画面感强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斑驳树影中的夕阳
2. "天下好山多在西"这句既写景又含哲理,暗示人生追求
3. 结尾的"让溪翁向上题"充满幽默感,把写诗比喻成登山比赛,展现朋友间轻松愉快的相处模式
诗人通过日常小事的描写,把朋友情谊、山水之乐和文人雅兴融合得浑然天成,读来清新自然又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