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望

薄暮轻烟合,流观趣更閒。
僧穿樵径去,农带夕阳还。
野气平吞树,天光仄压山。
徘徊兴未极,纤月上柴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黄昏图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写傍晚时分,薄薄的烟雾渐渐聚拢,诗人悠闲地四处眺望,心情轻松自在。这里用"轻烟合"三个字就勾勒出暮色渐浓的画面,"趣更閒"则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像一组生动的特写镜头:
- 僧人穿过砍柴人走的小路离去,农民背着夕阳回家。一"穿"一"带"两个动词用得巧妙,把人物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 原野上的暮霭仿佛要吞没树木,天空的余光斜斜地压向山峦。"吞"和"压"字用得大胆夸张,把黄昏时天地相接的朦胧感写得很传神。

最后两句写诗人徘徊不忍离去,直到纤细的月亮爬上柴门。这里的"兴未极"说明诗人被这田园风光深深吸引,"纤月"这个意象特别精巧,既点明时间推移到夜晚,又暗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傍晚到入夜,从地面到天空,从人物到自然,层次分明地展现了乡村黄昏的宁静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精准刻画,自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