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热闹的祝寿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对母亲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前两句用"春庭院里荡秋千"和"街坊邻居办酒席跳舞"的热闹场景,烘托出寿宴喜庆的氛围。这里用"赛社"(民间聚会)和"踏舞"(跳舞)展现邻里共同庆贺的欢乐。
中间四句是祝福的核心:先说母亲生日恰逢好时节,今年会比往年更顺遂;再用"桂树发新枝"比喻子孙兴旺,"萱草鲜嫩"暗指母亲容颜不老。这里"萱丛"指代母亲(古时用萱草象征母亲),"孺色鲜"形容老人面色红润健康。
最后两句是温馨展望:诗人想象等到子孙们都白头时,大家还能围坐在母亲身边嬉戏敬酒。"五纹"指彩衣,"双髧"是孩童发型,这里用儿孙穿彩衣、扎小辫的活泼形象,表达家族世代团聚的愿望。
全诗用秋千、酒席、桂树、萱草等生活化意象,把祝寿主题写得生动不呆板。既赞美了母亲,又寄托了对家族兴旺的期待,充满朴实真挚的人情味。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