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呈定夫西归

吾衰倦对客,晤语惟青山。
修竹引清风,时为掩柴关。
今晨何人来,踏破莓苔斑。
惊雇复自喜,不妨伴虚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社交、偏爱清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语言质朴却充满画面感。

开头两句"吾衰倦对客,晤语惟青山"直白道出诗人状态:年纪大了懒得应酬,只愿和青山作伴。这里的"青山"既是实景,也象征着自然纯净的精神世界。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日常场景展现隐居生活:竹林清风自动关门("修竹引清风,时为掩柴关"),突然有访客踏着青苔而来("踏破莓苔斑")。"踏破"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实(长满青苔的小路被踩出痕迹),又暗含宁静被打破的轻微抱怨。

结尾笔锋一转:虽然被打扰,但发现来的是志同道合的老友("定夫"),便转惊为喜("惊雇复自喜"),觉得有人陪着闲谈也不错。这种情绪转变非常真实,说明诗人并非完全孤僻,只是对知音敞开心扉。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掩柴门""莓苔斑"等细节构建出鲜活的隐居场景
2. "惊复喜"的心理变化展现真实人性
3. 通篇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反而更打动人心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选择性的孤独"的诗——不是拒绝所有人,而是把时间留给真正值得的人,其余时候与自然为伴。这种生活智慧,对现代人处理社交压力仍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