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月苦啼鹃,堂空去燕,断肠人正悲秋。
素柰横簪,云鬟无限清愁。
花阴暗怯金铃报,诉心情、鹦母前头。
待句留、江渚潮深,莫放行舟。
天涯岂料惊风鹤,念绿杨城郭,遽赋离忧。
镜槛琴台,黯然一别妆楼。
玉溪底事添惆怅,又无端、锦瑟成讴。
绮窗幽、凉雨潇潇,怕上帘钩。
素柰横簪,云鬟无限清愁。
花阴暗怯金铃报,诉心情、鹦母前头。
待句留、江渚潮深,莫放行舟。
天涯岂料惊风鹤,念绿杨城郭,遽赋离忧。
镜槛琴台,黯然一别妆楼。
玉溪底事添惆怅,又无端、锦瑟成讴。
绮窗幽、凉雨潇潇,怕上帘钩。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秋天思念远方爱人的愁苦心情,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环境烘托愁绪
开篇用"月下杜鹃哀鸣"、"燕子离巢"、"萧瑟秋天"三个意象,直接营造出凄凉的氛围。就像电影开场用阴雨天暗示悲伤剧情一样,这些自然景象都在强化主人公的断肠之痛。
2. 女子形象刻画
"素柰横簪"写她无心打扮,头发随意挽着;"怕听檐铃"写她连风铃声都心惊胆战;"对鹦鹉倾诉"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就像现代人对着宠物说话排解寂寞,说明她孤独到只能与动物说话。
3. 离别场景回忆
突然转到回忆杀:当初在杨柳依依的城郭分别,琴台镜槛(梳妆台)这些充满生活痕迹的地方,现在都成了伤心地。这里用"惊风鹤"比喻突如其来的离别,就像受惊的鹤群突然飞散。
4. 用典增添深意
"玉溪"指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化用他的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这里暗指他们的爱情像李商隐的诗一样美丽而遗憾。不懂典故也不影响理解,只要知道这是在说一段刻骨铭心却无果而恋就够了。
5. 结尾余韵悠长
最后定格在"雨打纱窗"的画面,帘钩这个日常物品都不敢触碰,说明连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都会勾起回忆。就像失恋的人不敢看情侣座、不敢听情歌一样,这种细腻描写特别能引发共鸣。
全词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月夜空庭→女子独坐→回忆离别→雨窗怅惘,把"思念"这种抽象情感,转化成了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的画面与声音。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把人人都有过的离别体验,用精准的意象表达出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