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矛盾:当官的既要管军队,又要顾老百姓,结果两头不讨好。
前两句像拍电影一样给出两个对比镜头:将军只顾讨好士兵(比如纵容喝酒),老百姓就不高兴了;太守(地方官)太照顾百姓(比如禁酒),当兵的又没干劲。就像现在有些单位,领导对员工太松,客户要投诉;管得太严,员工又抱怨。
后两句是作者的观点:其实军人和百姓都是国家的孩子(赤子就是亲儿子的意思),为什么非要像修篱笆那样把他们隔开对待呢?就像家里两个孩子闹矛盾,聪明的父母不会简单偏袒某一方。
这首诗厉害在: 1. 用喝酒这种日常事,说透了治国的大道理 2. "藩篱"这个比喻特别形象,把人为制造隔阂说得明明白白 3. 最后一句反问特别有力,让人自然想到:对啊,为什么不能公平对待呢?
本质上是在批评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提醒当权者要平衡各方利益。这种既要...又要...的难题,到今天我们在职场、家庭里也经常遇到。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