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

禄食愧踰量,智困念归愚。
符竹恒为累,幸及引年初。
驱马国西门,初服返田庐。
金闺富才彦,绝足駃高衢。
眷我谢朝迹,冠盖宠归途。
归途岂不荣,顾瞻亦踟蹰。
煌煌丹山凤,览德萃清都。
行人得栖止,老鹤青天孤。
石楼俯清伊,旁有野人居。
傥逢经过便,山水足相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留别》可以理解为一个官员卸任归乡时的复杂心情记录,用现代语言解读如下:

1. 开篇的自省与解脱感 诗人开头就说自己拿着俸禄却觉得受之有愧("禄食愧踰量"),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智困"),决定回归朴素生活。他比喻官职("符竹")像长期背着的包袱,庆幸能在还算年轻的时候("引年初")卸下这个担子。

2. 离京路上的矛盾心理 骑马离开京城西门时,他换上便服准备回乡种田。虽然知道京城里都是才华横溢的同僚("金闺富才彦")在仕途上飞奔,自己选择离开看似可惜,但回望官场时又忍不住犹豫("顾瞻亦踟蹰")。这里用"冠盖"(官员车马)形容送行的排场,显示他其实受到了礼遇。

3. 用凤凰与老鹤自比 诗人把自己比作传说中只在盛世出现的丹山凤凰("煌煌丹山凤"),暗示当朝政治清明,但自己却像一只选择栖息的老鹤,宁愿独自飞向蓝天。这个对比凸显了他"众人皆进我独退"的特殊选择。

4. 想象中的田园生活 最后他描绘理想中的退休生活:住在石楼上看伊水流动,和乡野邻居为伴。只要有朋友顺路来访("傥逢经过便"),一起游山玩水就足够快乐。这里的"山水足相娱"与开头"智困"形成呼应,表明他认清了自己的精神需求其实很简单。

全诗核心魅力: 通过官员离职时的真实心理波动,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功名"与"本心"之间的挣扎。诗中既有对官场规则的清醒认知(知道自己是"智困"),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最终选择遵循内心而非随波逐流。用凤凰与老鹤的比喻尤其巧妙,既保全了朝廷颜面,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