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琅琊渡江表,敦让弗即真。
揖让而救火,诚然亦不伦。
按剑叱撤座,迫切争廷臣。
周嵩进谠言,不为附凤人。
忤旨守新安,难兄即伯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晋初年权臣王敦的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场"职场权力斗争+兄弟情义"的古代大戏。

前四句说的是王敦明明有实力当皇帝("即真"就是正式登基的意思),却假装谦让。就像家里着火了他还在慢悠悠地作揖行礼,显得特别假惺惺。这里用"救火"比喻国家危局,用"揖让"讽刺虚伪的礼让。

中间两句画风突变,王敦突然拔剑发飙,在朝堂上赶走皇帝身边的近臣。就像公司开会时大股东突然拍桌子清场,暴露出之前的谦让都是演戏。

后四句聚焦周家兄弟:周嵩说了真话得罪王敦,被贬到新安(相当于被发配边疆)。他哥哥周顗(字伯仁)更惨,明明救过皇帝却因王敦的谗言被杀。这里"难兄"是双关语,既指兄弟情深,也暗示哥哥遭遇更惨。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就是最后两句——周嵩宁可说真话被贬,也不愿做攀附权贵的"凤凰男"(附凤人);而他的耿直连累了重情义的哥哥。这种"职场中说真话的代价",古今相通,让人读来既敬佩又心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