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山小庵有怀何孝子

石蹬蟠云曲径通,茅庵一点翠微中。
若非有晋高人在,安得兹山维岳同。
碧落灵泉朝浥雨,幽岩老木夜嘶风。
千秋不朽伦常地,尘世纷华转瞬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于深山的小庵,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前两句用"石阶盘绕""曲径通幽"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云雾缭绕的山间小路,看见翠绿山林中一点茅庵。这里用"一点"形容庵堂之小,更显其遗世独立的气质。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点明这座山之所以能与五岳齐名,全靠像何孝子这样的高人隐居于此。"灵泉沐雨""老树夜风"的描写充满动感,让静谧的山景活了起来,泉水与老树仿佛成了山林的代言人。

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真正的永恒在于道德伦常,而非转瞬即逝的荣华富贵。就像这座因孝子而闻名的小庵,物质会消逝,但精神可以穿越时空永远流传。

全诗妙在将说理融入写景,用具体的山、泉、树、庵,承载抽象的品德追求。语言看似平实,但"蟠云""灵泉"等词的选择,让普通山景有了仙气,暗示这里不是普通场所,而是精神圣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