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京送沈主事内渡
朝鲜旧号高句丽,汉唐文物今为夷。
平壤春山空寂寂,汉城秋草何离离。
离离秋草埋宫阙,住尚凄凉况堪别。
闽江尽处是家乡,举眼千山万山雪。
昔年文肃初开府,绀幰绿軿秋按部。
部民喜迓杜征南,天子遥咨仲山甫。
大星夜坠三江水,身后萧条竟如此。
松柏南台何处坟,葛帔西华谁氏子?
扬子江头初识君,天寒落叶正纷纷。
同舟万里沧溟水,骑马三韩日暮云。
西风冻滑水原道,失笑相扶玉山倒。
围炉屡话十年游,翻箧仍钞百篇稿。
感君意气剧纵衡,心知不言仍有情。
谈深岂恨赏音寡,论创惟忧座客惊。
与君身世还相似,道义订交从此始。
他乡念旧幸有人,仕不为贫好知止。
平壤春山空寂寂,汉城秋草何离离。
离离秋草埋宫阙,住尚凄凉况堪别。
闽江尽处是家乡,举眼千山万山雪。
昔年文肃初开府,绀幰绿軿秋按部。
部民喜迓杜征南,天子遥咨仲山甫。
大星夜坠三江水,身后萧条竟如此。
松柏南台何处坟,葛帔西华谁氏子?
扬子江头初识君,天寒落叶正纷纷。
同舟万里沧溟水,骑马三韩日暮云。
西风冻滑水原道,失笑相扶玉山倒。
围炉屡话十年游,翻箧仍钞百篇稿。
感君意气剧纵衡,心知不言仍有情。
谈深岂恨赏音寡,论创惟忧座客惊。
与君身世还相似,道义订交从此始。
他乡念旧幸有人,仕不为贫好知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明朝官员在朝鲜送别同僚沈主事回国时写的,充满了对异国风物的感慨和两人深厚的情谊。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前八句写朝鲜的荒凉景象:开篇点出朝鲜古称高句丽,如今汉唐文化已衰落。用"空寂寂"的春山和"离离"(茂盛)的秋草描绘平壤、汉城的萧条,连宫阙都被野草掩埋,更衬托出送别的凄凉。最后想象友人回到福建家乡,眼前该是白雪覆盖的群山。
2. 中间十二句回忆往事:先追忆当年文肃公(可能是沈主事父亲)出使朝鲜的盛况,用"绀幰绿軿"(华丽车驾)、"杜征南"(晋代名将杜预)等典故形容其威望。但笔锋一转写文肃公去世后的凄凉,连坟茔都难寻觅。接着回忆与沈主事相识于扬子江畔,共同出使朝鲜的经历,特别是两人在寒冬中相互扶持、围炉夜话的温馨场景。
3. 最后八句抒发知音之情:直言两人意气相投,虽然见解独特常惊四座,但彼此理解不言自明。强调他们相似的经历和以道义相交的情谊,最后欣慰在他乡还有故人相伴,并赞赏沈主事"仕不为贫"(做官不为钱财)的清廉和"知止"(懂得适可而止)的智慧。
全诗特色: - 时空交错:将朝鲜荒凉现状、友人父亲昔日荣光、两人交往回忆巧妙穿插 - 对比强烈:昔日盛况与今日萧条、异国凄凉与家乡温暖形成反差 - 细节动人:"西风冻滑失笑相扶"的描写让友情跃然纸上 - 用典自然:杜预、仲山甫等典故不着痕迹地融入诗中
核心情感:通过异国送别的场景,既表达对文化衰落的感慨,更歌颂了超越官场利益的真挚友谊,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