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位吃惯山珍海味的官员突然爱上乡野小菜的故事。
前两句说"大官吃腻了油腻的肉食,反而喜欢沙阳这地方的竹笋"。这里用"太官"(御厨)代指富贵生活,"竹萌"就是刚冒头的嫩笋,形成强烈反差——原来吃惯豪华宴席的人,也会被一口清鲜的竹笋打动。
后两句转到山蕨菜,"最近山里的蕨菜特别鲜嫩,干脆煮一锅野菜羹尝尝"。用"坡羹"这种接地气的叫法,故意把野菜汤说得像东坡肉一样珍贵,透着股幽默感。一个"聊试"显得很随性,仿佛在说"随便煮煮居然这么好吃"。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厌膻腥"到"却喜"的转折,展现人对自然滋味的本能向往;二是把蕨菜脆美比作珍馐,用反差制造趣味;三是"一杯"的量词用得俏皮,好像野菜羹是什么琼浆玉露。本质上是在说:再精致的生活,也比不过山野间最新鲜的那口春味。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