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谒陵遂游西山(庚午) 其八

穹崖崒律更逶迤,看到西岩渐渐垂。
回合诸峰梵宇出,参差丛树碧云低。
满溪桃李花初放,近水蘋蘩叶未齐。
好景独怜归骑促,再游应及九秋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明时节祭扫陵墓后游览西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春日山野的生机与遗憾。

前两句写山路和山势:高耸的山崖连绵起伏,随着脚步西行,山岩的轮廓渐渐低垂下来。这里用"崒律""逶迤"这些词让人感受到山势的陡峭和延绵。

中间四句是风景特写:群山环抱中露出寺庙的屋檐,高低错落的树林上飘着低垂的碧云。溪边开满初放的桃李花,水边的浮萍和水草才刚长出嫩叶。诗人用"回合""参差"展现山势的层次感,用"初放""未齐"突出早春万物初生的状态。

最后两句抒发感想:可惜要急着骑马返程,这么美的景色没能看够,等秋天九月一定要再来游玩。这里"独怜"二字透露出对美景的留恋,"应及"则表达了再游的决心。

全诗就像一组移动的风景镜头,从远山到近水,从高处到低处,最后定格在诗人依依不舍的背影。诗人用细腻的观察捕捉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春意,既有桃李争艳的热闹,又有新叶初长的含蓄,在流连忘返中留下了对秋天的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