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蒹葭漫漫秋风多,陂池水落枯苇柯。
青山断处落日下,欸乃一声渔子歌。
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
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水乡的画卷,充满了萧瑟与闲适交织的美感。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枯黄的芦苇在秋风中起伏,干涸的池塘露出折断的苇杆,夕阳从山坳间缓缓沉下,突然传来渔夫摇橹的"欸乃"声。这些画面用视觉(枯黄芦苇、落日)和听觉(摇橹声)的对比,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后四句转向生活场景:秋天鲈鱼肥美却便宜得像泥土,渔民们用鱼换酒,在村里喝得晕头转向。夜深时小船停靠河湾,月光朦胧地照着芦花荡。这里用"贱如土"的夸张说法,既表现鱼获丰富,又暗含渔民生活的艰辛。醉汉迷路和月光芦花的静谧形成有趣反差。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枯苇—落日—渔歌—醉汉—月夜"的连续画面,像连环画般展现水乡日常;二是表面写景悠闲,实则通过"贱如土""醉迷路"等细节,隐隐透出渔民以酒消愁的生活真相。就像用柔和的滤镜拍下艰辛的劳作生活,让苦涩也带着诗意。

李兼

(?—791)唐陇西人。玄宗天宝中,仕为校书郎。后为州司马,累迁大州刺史。代宗大历十四年,自秘书少监兼侍御史授鄂州刺史、当州防御使。德宗建中三年,改鄂、岳、沔三州观察防御使,讨梁崇义。襄阳平,加左散骑常侍。旋又副曹王皋讨李希烈,以泾原乱,遂止。贞元元年,为江西观察使。罢省军士,收其资粮,以为月进,希固恩宠。又进六尺高银瓶。人以此少之。七年,征拜国子祭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