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前文襄功在西陲,后文襄功在南服;
新学界公推巨子,旧学界公推元勋。

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用对比的手法,概括了张之洞一生的功绩和地位。

上联通过"前文襄"和"后文襄"的对比,点出张之洞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政绩。"文襄"是张之洞的谥号,说明他既在西北地区(西陲)建功立业,又在南方地区(南服)有所作为。

下联从新旧两个角度评价张之洞的影响力。在新式教育界(新学界),他被公认是领军人物(巨子);在传统学界(旧学界),他也被推崇为功勋卓著之人(元勋)。

全联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对称的对比结构,通过"前-后"、"新-旧"的对比,全面展现了张之洞跨越地域、跨越时代的卓越贡献。语言简洁有力,评价中肯全面,既突出了张之洞的多面性,又彰显了他在不同领域的崇高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