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鄱阳得请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适戏成

平明解印暮投馆,公事已如风马牛。报政仅堪书下下,结庐剩欲榜休休。

无名花草香随路,得计禽鱼水满沟。袖取向来朱墨手,按行松竹上沧洲。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辞官归隐后的轻松自在生活。全诗用日常小事展现解脱官场束缚后的畅快心情。

前两句说"早上交还官印,傍晚就住进客栈",用一天之内完成交接来表现辞官之快,强调从此公事与自己再无关系。"风马牛"这个俗语生动表现了与公务彻底切割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两种生活:当官时政绩考核只能拿最差评价("下下"),现在终于能在门上挂"休休"(休息)的牌子。路上野花野草自然芬芳,溪中禽鸟游鱼自在欢快,这些自然景物都是他内心自由的投射。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把过去批公文的手("朱墨手"指沾红墨批文件的手),现在用来抚摸松竹、漫步水边。通过这个动作对比,把"从官场到自然"的转变写得特别生动。

全诗妙在不用大道理,而是通过交官印、住客栈、挂门牌、闻花香、看鱼鸟、摸竹子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放下重担"的轻松感。特别是最后那个"把批公文的手用来玩竹子"的想象,既有幽默感又引人深思。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