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隐士形象。
前两句"杜老花边惯捻须,却怜花傍驿亭居":
- 杜老(可能指杜甫)习惯在花丛边悠闲地捻着胡须
- 但他更喜爱那些生长在驿亭旁边的野花
- 这里用对比手法,表现诗人对远离喧嚣的自然之美的偏爱
后两句"德公便使游城府,肯受红尘半点无":
- 就算是有德行的长者(德公)邀请他去城里做客
- 他也丝毫不愿沾染半点尘世的喧嚣
- "半点无"的强调,突显了诗人彻底远离俗世的决心
全诗通过:
1. 对自然景物的偏爱(野花>人工栽培的花)
2. 对城市生活的抗拒
3. 用具体动作(捻须)和假设情景(受邀)的描写
生动塑造了一个清高自持、不慕荣利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追求心灵自由、远离世俗羁绊的生活理想。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就算你请我去,我也丝毫不为所动"的决绝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坚守内心宁静的强大定力。
李龙高
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