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思归

风雨度重九,萧然生暮愁。
散金残菊卧,委翠古槐秋。
别信迟来雁,乡心怯倚楼。
好将今夜梦,飞越到芦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的思乡之情。全诗通过萧瑟的景物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传递出深沉的孤独与乡愁。

首联写重阳节风雨交加,傍晚时分更添愁绪。"风雨"和"暮愁"营造出阴郁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颔联用菊花凋零、槐叶枯黄的秋景,暗喻时光流逝和自身漂泊的境遇。"散金"形容菊瓣零落,"委翠"写槐叶飘坠,画面感极强。

颈联转入心理描写:迟迟未收到家书("迟来雁"代指书信),以至于害怕登楼远望(因为登高会更思乡)。"怯"字生动表现了游子既思念又不敢思念的矛盾心理。

尾联是情感的升华:既然现实无法归乡,只好寄托于梦境,让魂灵飞越到家乡的芦沟河畔。这种"梦中归乡"的写法,比直接说"我想家"更显深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风雨、残菊、枯槐等意象层层渲染愁绪
2. 通过"怯倚楼"的细节展现复杂心理
3. 结尾的梦境既浪漫又心酸,把思乡之情推向极致

这种将景物、心理、想象完美结合的写法,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游子在佳节时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酸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