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邑署中夜坐得月

万里今宵尺五天,深更夜对不知眠。东方涌月金盆大,挹水舒华净客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官署深夜独坐、望月抒怀的场景,充满宁静而壮阔的意境。

前两句"万里今宵尺五天,深更夜对不知眠"写的是:今晚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尺五天"形容天很近),诗人深夜独坐,毫无睡意。这里用夸张的手法(万里天空像在眼前)突出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专注。

后两句"东方涌月金盆大,挹水舒华净客烟"是精彩之处:月亮从东方升起,像金色的大盆(比喻新颖生动);月光洒在水面上,仿佛在舀水洗涤("挹水"),让夜雾("客烟")都变得清澈透明。这里把月光写活了,让它有了"洗涤"的功能,既写出月光的明亮,又暗含诗人希望心灵被净化的愿望。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事物(金盆、舀水)比喻月光,亲切自然
2. "净客烟"三字双关,既是写实景,又暗示诗人想洗去尘世烦扰
3.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宏大夜空到细腻月光的视角转换,展现了中国文人"以小见大"的审美情趣

诗人通过这次夜坐赏月,其实是在寻找内心的宁静,月光在这里成了洗涤心灵的象征。这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完美结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