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其一 题吴晋斋廷康梅里草堂图

浅浅玉池波,点点苍苔雪。
澹澹轻烟恻恻风,香在濛濛月。
寂寂旧时春,渺渺谁家笛。
曲曲栏干楚楚人,无奈依依别。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是描述一幅画作的,画中的主角是吴晋斋廷康的梅里草堂。诗人用许多生动的景象和情感,将画中的景色和氛围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先,诗人用“浅浅玉池波”形容水池清澈明亮,波光粼粼。“点点苍苔雪”则是形容池边的苔藓点点如雪花,给景色增添了生机和色彩。这两句描绘的是画中的自然环境,非常清新自然。

接着,“澹澹轻烟恻恻风”,诗人用轻柔的烟雾和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忧郁的氛围。“香在濛濛月”则是说,在月光朦胧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香气,增加了画面的诗意和美感。

然后,“寂寂旧时春”表达了春天的静谧和逝去,可能暗示着画中人或物曾经的繁华和现在的寂寥。“渺渺谁家笛”则是说,不知从何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增添了画面的音乐性和情感深度。

最后,“曲曲栏干楚楚人”形容画中的栏杆曲折有致,人物秀美清晰。“无奈依依别”则是表达了无奈和依依不舍的情感,可能是画中的情景让诗人想起了曾经的离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宁静忧郁为主基调,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画中的美景和氛围。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情景和人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整首诗深入浅出,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