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九月十二日,偕菊裳、九峰、卿常登虞山,遍游三峰、剑门、维摩诸胜,归途过桃花涧看红叶,以长短句记之

趁梯云蹑屩,负日乘篮,寻到招提。
引入清凉境,喜松风十里,吹绿山眉。
壁间翠光浮动,流影石梁西。
看雨后跳珠,潺潺拂水,湿了僧衣。
忘机。
澹无语,任鼎沸茶声,鬓矐烟丝。
更上三层阁,送萧萧残响,梅叶横飞。
远空数行新雁,寒色荡斜晖。
吴淦父重来,仙源咫尺红树迷。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次秋日登山游玩的快乐经历,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闲适之趣。

上片写登山过程,像讲故事一样生动。开头三句用"趁""负""寻"三个动词,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朋友们兴致勃勃出发的样子——踏着云梯般的山路,坐着竹篮般的轿子,一路寻访寺庙。接着用"清凉境""松风十里"让人仿佛感受到山间的凉爽舒适,连吹动的松涛都像在给青山画眉毛。"壁间翠光""流影石梁"的描写很有画面感,特别是"雨后跳珠"三句,把山泉写得调皮可爱,还会打湿僧衣,充满生活趣味。

下片转入静享山色的描写。"忘机"二字是词眼,意思是放下世俗烦恼。喝着沸腾的茶水,抽着烟,在茶香烟雾中享受宁静。登上高楼后,视野突然开阔:飘飞的黄叶、南飞的大雁、夕阳的余晖,构成一幅典型的秋景图。结尾特别巧妙,说眼前红艳的枫林美得像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这种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陶醉山水的快乐。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vlog,既有登山过程的动态记录,又有驻足赏景的静态特写,通过声音(松风、茶沸)、色彩(翠光、红叶)、动作(跳珠、横飞)等多角度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次秋游的惬意。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朋友同游的温馨,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