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青琐昼无尘,碧梧阴似水。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
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
泠泠分雅郑,析析谐宫徵。座客无俗心,巢禽亦倾耳。
卫国知有人,齐竽偶相齿。有时趋绛纱,尽日随朱履。
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几载遗正音,今朝自君始。
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
泠泠分雅郑,析析谐宫徵。座客无俗心,巢禽亦倾耳。
卫国知有人,齐竽偶相齿。有时趋绛纱,尽日随朱履。
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几载遗正音,今朝自君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高雅的琴箫合奏场景,展现了音乐带来的精神享受和艺术感染力。
开篇用"青琐""碧梧"等清新意象,营造出幽静雅致的氛围。白天没有灰尘,梧桐树荫像水一样清凉,为后面的音乐演奏铺设了宁静的背景。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演奏过程:朱红色的琴弦高高架起,白玉般的手指轻轻拨动。洞箫奏出繁复的旋律,清脆的磬声突然响起。音乐时而如鹤在风中警觉,时而似山泉飞溅云端。这些比喻让无形的音乐变得具体可感。
诗人特别强调这场演奏的艺术高度:音乐能分辨雅俗,音调和谐精准。不仅听众沉醉其中,连巢中的鸟儿都侧耳倾听。这里用"卫国知有人"的典故,暗指演奏者皇甫曙的琴艺高超。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纯正音乐的珍视。他说多年来真正的雅乐已经失传,今天终于从皇甫曙的演奏中重新听到。这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流露出对高雅艺术的向往。
全诗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丰富的音乐意象,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古代文人雅集时那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诗人对音乐的感悟和对知音的珍惜,都融汇在这幅生动的音乐画卷中。
窦庠
唐朝人,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巩,窦氏一老五小俱以诗驰声当代,且与同时名仕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著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收有其诗作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