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
仙人与吾辈,寓迹同一尘。
何曾五浆馈,但有争席人。
宁极无常居,此斋自随身。
人那识郗鉴,天不留封伦。
误落世网中,俗物愁我神。
先生忽扣户,夜呼祁孔宾。
便欲随子去,著书未绝麟。
愿挂神虎冠,往卜饮马邻。
王郎濯纨绮,意与陋巷亲。
南游苦不早,倘及莼鲈新。
何曾五浆馈,但有争席人。
宁极无常居,此斋自随身。
人那识郗鉴,天不留封伦。
误落世网中,俗物愁我神。
先生忽扣户,夜呼祁孔宾。
便欲随子去,著书未绝麟。
愿挂神虎冠,往卜饮马邻。
王郎濯纨绮,意与陋巷亲。
南游苦不早,倘及莼鲈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朋友王定国的和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两种生活态度的对比。
开头四句用"仙人"和"我们"作对比,说其实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尘世,但仙人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五浆馈指款待权贵),普通人却总在争名夺利(争席人)。这里用吃饭的小事,暗喻不同的人生追求。
中间部分描写王定国的书斋"宁极斋",说这书斋没有固定地点,因为主人的精神境界就是最好的居所。接着用两个典故:郗鉴是东晋名士,封伦是唐朝宰相,说现在的人不认识真正的贤者(郗鉴),而上天也不留恋权贵(封伦)。这是对现实社会的讽刺。
"误落世网"六句是苏轼的自我剖白:说自己不小心陷入官场(世网),被俗事烦扰。突然收到王定国来信(扣户),就像古人夜间召唤好友谈玄论道,让他想立即抛下官职(神虎冠指官帽),去和王定国做邻居。
最后六句转向赞美王定国:说他虽是富贵公子(濯纨绮),却亲近贫寒之士(陋巷亲)。苏轼遗憾自己没能早点去江南,否则就能赶上莼菜鲈鱼最鲜美的时节——这里用江南美食暗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人生感悟,通过吃饭、做官、搬家这些日常小事来表达。苏轼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了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让人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超脱世俗的智慧。诗中"宁极斋"不仅是书斋,更象征着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生活境界。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