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二 与香儿二首
春华秋败,若乾坤轮转,千秋何歇?
纵有浮云堪蔽日,不囿关山明月。
古道藤枯,罡风正劲,乍扑弥天雪。
觅山高处,淩寒却有梅发。
愁字莫要轻书,南飞衡雁。
权作三秋别。
暂且相思藏腕底,凭那寒鸦呜咽。
地老天荒,信存抱柱,何惧从头越。
劝侬休作,花间凄苦词阙。
纵有浮云堪蔽日,不囿关山明月。
古道藤枯,罡风正劲,乍扑弥天雪。
觅山高处,淩寒却有梅发。
愁字莫要轻书,南飞衡雁。
权作三秋别。
暂且相思藏腕底,凭那寒鸦呜咽。
地老天荒,信存抱柱,何惧从头越。
劝侬休作,花间凄苦词阙。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四季轮回为背景,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起伏,传递出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
上阕开篇用"春华秋败"点明万物盛衰的自然规律,但紧接着用"关山明月"象征永恒不变的精神追求。枯藤、狂风、大雪等意象勾勒出严酷环境,却在山巅发现凌寒绽放的梅花,暗示困境中依然存在希望。
下阕转入抒情,劝人不要轻易言愁。将离别比作大雁南飞,只是暂时的分离。告诉人们可以把思念深藏心底,不必在意寒鸦的悲鸣。"抱柱"用典(出自《庄子》,比喻坚守承诺),强调只要信念坚定,就能克服困难重新出发。最后直接劝慰对方不要写那些凄苦的词句,体现积极乐观的态度。
全词通过自然意象的对比转换,展现了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承认苦难的存在,但不被其压倒;懂得暂时隐忍,却始终保有希望。语言刚柔并济,既有风雪扑面的凛冽,又有梅花暗香的温柔,最终落脚在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