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棹歌词十二章 其八

北客南来饭好加,川程三百少鱼虾。
建安腐乳瓯宁酒,更有南乡泽泻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北方人初到南方建溪一带的新鲜体验,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趣味。

前两句写北方人南下路途的艰辛——长途跋涉三百里水路,沿途少有鱼虾可吃,暗示南北饮食差异。后两句笔锋一转,用三种当地特产勾勒出南方风物的独特魅力:建安的腐乳(一种发酵豆制品)、瓯宁的美酒、南乡的泽泻花(一种水生植物,可入药或观赏)。这三种特产分别代表南方的发酵工艺、酿酒文化和自然物产,让北方人感到新奇。

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先抑后扬:用"少鱼虾"的遗憾反衬出发现南方特产的惊喜。全诗就像一份有声有色的南方风物清单,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异乡风味的好奇与欣赏,让读者仿佛能闻到腐乳的咸香、尝到米酒的甘醇、看到水泽边摇曳的野花。这种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捕捉,正是古代"竹枝词"类作品的动人之处。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