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韩信庙的描述,抒发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韩信是西汉初期的重要将领,其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第一联:“鸿沟祗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
- 鸿沟:这里是指鸿沟之战,韩信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
- 万夫雄:形容韩信的勇敢和领袖魅力。
- 云梦:这里指韩信早年的经历,包括他在云梦泽的一段隐居生活。
- 武士功:指韩信的军事才能和功业。
这两句诗说,韩信的英勇和万夫莫敌的品质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他在云梦泽的经历似乎没有发挥出他的全部实力和才华。
第二联:“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
- 九死不分天下鼎:这里“九死”表示韩信多次经历生死,但最终未能统一天下。这里的“天下鼎”比喻天下大业。
- 一生还负室前钟:这句表面上说韩信的一生都背负着室前的钟,实际上暗指他被误解或冤枉,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韩信虽然有盖世之才,但始终未能实现他的理想,一生背负了冤屈。
第三联:“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后禽空悔作弓。”
- 古来犬毙愁无盖:古代有犬儿被覆盖的典故,这里用来比喻韩信失去庇护和信任。
- 此后禽空悔作弓:禽鸟后悔自己成了弓箭,意指韩信后悔自己成为刘邦手下的将领,失去了自由和信任。
这两句诗表达了韩信的冤屈和无奈,以及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第四联:“兵火荒馀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
- 兵火荒馀:讲的是韩信留下的庙宇在战火中被破坏,只剩下破败的房屋和两棵松树。
- 非旧庙:这里的“旧庙”既指韩信庙,也象征韩信曾经的辉煌。
- 三间破屋两株松:描绘了韩信庙现在的破败景象,暗示历史的沧桑和对韩信的怀念。
最后一联通过描绘韩信庙的破败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对韩信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的生平和庙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韩信的同情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韩信虽然有盖世之才,但命运多舛,最终未能实现理想的情怀。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