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
常悲逝水因除发,偶看浮云遂别乡。
烟月待吟开远岸,江妃闻梵礼孤航。
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朗道人)在开元寺剃发出家、准备前往庐山修行的场景,展现了离别与超脱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用"芳草萋迷"和"竹床芸帙"营造出寺院幽静的环境,灯光下堆满书籍的竹床暗示主人公是个读书人。"常悲逝水"指他因感慨时光流逝(像流水一样)而决定剃发修行;"偶看浮云"则写他偶然望见飘浮的云朵,触动离乡修行的念头。

后四句转向修行之路的想象:烟月(云雾月光)仿佛在远方等待他吟诗,江中女神(江妃)听到诵经声会向他行礼。"净心"二字点明修行真谛——保持内心纯净,最后以"莲花印旧香"作结,莲花象征佛门清净,暗示他将在庐山(东林寺)延续自己的修行初心。

全诗巧妙融合景物与禅意,把"剃发修行"这个重大决定写得举重若轻,通过芳草、浮云、烟月等意象,展现主人公从尘世走向佛门的自然过渡,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寻道的坚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