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水桥

二里桥头车马行,灵龟背后玉龙横。
涨泷往日惊河伯,砥柱千年要石兄。
资水右旋江会合,天台西直卦文明。
吾心怵惕便施手,事所当为无问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横跨资水的古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桥梁的雄伟和修建者的情怀。

前两句"二里桥头车马行,灵龟背后玉龙横"用比喻手法描写桥的壮观:桥上车马川流不息,桥身像一条白玉雕成的巨龙横卧在水面上,桥墩则像灵龟般稳固。这里用"玉龙"形容桥的优美线条,"灵龟"则暗示桥墩的坚固。

中间四句写桥的功用和历史意义:涨水时惊动河神,但千年来桥墩像兄弟般团结抵抗急流;资水在此拐弯汇入大江,桥西的天台山象征着文明昌盛。诗人用"石兄"的拟人手法,让冷硬的桥墩有了兄弟般的情谊,突出其团结抗洪的精神。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看到危险就出手相助,做该做的事不必留名。这既是写修桥者的无私,也表达了诗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将实用建筑写出了人格魅力: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团结抗洪的象征,是文明传承的见证。诗人通过赞美桥梁,实际上歌颂了那些默默奉献、不求闻达的实干者。语言上善用比喻(玉龙、灵龟)和拟人(石兄),让冰冷的建筑有了温度,读来亲切感人。

张方

资州资阳人,字义立,号亨泉子。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官简州教授,为诸生痛陈佛老之妄。历知邛、眉、果等州,迁直秘阁、四川制置使参议官。充利、夔、成都路提刑,劾墨吏、开新渠,疏陈时政之失。改帅汉中,以兵复天汉、武休、虎头之险,蠲钱三十万缗,米二千斛,给田以恤死节之家。官至尚书兵部郎。有《亨泉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