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慢 其二 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酒尽,已四鼓,赋比词饯尹梅津
送客吴皋。
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念瘦腰。
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
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
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
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
梦翠翘。
怨鸿料过南谯。
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念瘦腰。
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
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
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
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
梦翠翘。
怨鸿料过南谯。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在吴江边送别朋友的场景,充满了深秋的萧瑟和离别的愁绪。
上片从送别的环境写起:深秋霜夜,枫叶飘落长桥,天色苍茫,城池渐远。枯萎的荷花(红衣)、残败的柳枝,这些景物都染上了离别的伤感。词人联想到自己也曾像朋友这样漂泊,腰肢都因忧愁而消瘦了。
下片写饯别时的情景:歌女唱着哀婉的曲调,箫声如泣如诉。酒宴上剪烛谈心,歌声载着离恨直上云霄。最妙的是"素秋不解随船去"这句,说秋天不懂跟着朋友的船一起走,只留下残叶在寒波中飘零。最后以梦见爱人、听到孤雁哀鸣作结,把离别之愁推向高潮。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枫桥夜泊、烛窗话别、哀弦清歌、败叶寒涛,最后定格在孤雁南飞的画面。词人用"锁愁""载恨"这些动词,把无形的离愁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那份深重的别情。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