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江州访王行人精舍
欲问幽人,何处寻紫陌,红尘城市。梧竹阴间见数亩,芳园一泓流水。
室贮赪霞,窗含绣岭,遥忆彼中是。入门长揖,只诧客何来此。
拂袖便据胡床,满目酬接,有东西图史。喷玉鸣泉声㶁㶁,曾几临之洗耳。
栽菊待餐,艺兰充佩,事事遗芳滓。暂然辞去,即看咫尺千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访客去江州拜访隐士王行人的情景,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清雅与访客的惊叹。
上片写访客寻找隐士的过程。开头就问:这位隐士到底住在哪里?是在繁华的闹市吗?结果发现是在梧桐竹林的阴凉处,有几亩大的园子,还有一泓流水。房子映着红霞,窗外能看到绣岭(可能是山名),让人想起隐士居住的仙境。访客进门行礼时,主人还很惊讶:你怎么会找到这里来?
下片写隐士的生活情趣。主人随意地坐在胡床上,屋里堆满书籍字画。能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这泉水曾经让古代隐士许由洗耳朵(典故表示超脱世俗)。他在园中种菊花当食物,种兰花当佩饰,每件事都透着高雅。最后访客告辞时感慨:虽然我们近在咫尺,但你的境界离我就像千里之遥。
全词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世俗与高雅,突出了隐士生活的脱俗之美。最妙的是结尾"咫尺千里",既说地理距离近,又说精神境界远,耐人寻味。词中"喷玉鸣泉""栽菊艺兰"等描写,把隐士生活写得既实在又风雅,让人向往。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