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宫廷新春宴会的盛大场景,充满仪式感和喜庆氛围。
前两句"三元建上京,六佾宴吴城"点明时间地点:新年伊始,在吴城举办宴会。"三元"指新年第一天,"六佾"是古代贵族舞蹈的规格,显示宴会级别很高。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宴会场景:朱红的宫廷里仪仗队整齐肃立,晴朗的春日天空下,朝阳光芒在宝剑上闪烁,长长的台阶上玉佩随步伐叮当作响。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看到阳光下闪耀的兵器、听到贵族们走动时玉佩的清脆声响。
最后两句写宴会结束时的情景:酒宴将尽,钟磬音乐渐渐停息,诗人欣慰地看着这场融合礼制与欢乐的盛会圆满完成。这里的"礼乐"既指具体的礼仪音乐,也象征着国家秩序的和谐。
全诗通过视觉(朱庭、剑彩)、听觉(佩声、钟磬)的细腻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宫廷宴会的庄严与喜庆,展现了古代上层社会在新春时节通过礼仪活动祈求国泰民安的文化传统。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