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凉棚

架木红梳,编筠翠薄,火云遮住。
周遭四面,压过屋山高处。
只妨他、清风自来,隔窗暗被修篁妒。
笑绚斋妙想,四松梯上,驾霄亭古。
销暑。
闲亭宇。
要放眼寥天,卷舒莫误。
一角斜阳,解向疏檐偷度。
趁黄昏、携到素琴,豁开好把凉月贮。
记花时、放棹春江,倚短篷听雨。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夏日乘凉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巧妙的构思。

上片写搭建凉棚的过程和特点。开头用"架木红梳,编筠翠薄"生动地写出用红色木条和翠绿竹片搭建凉棚的样子。"火云遮住"形容凉棚挡住了炎炎烈日。接着写凉棚建得很高,甚至高过了屋顶,但作者特意提到不会阻挡清风进来,反而让窗外的竹子都嫉妒这份清凉。最后用"笑绚斋妙想"引出古人搭建凉棚的智慧,提到"四松梯"和"驾霄亭"两个典故,赞美前人的巧思。

下片写凉棚下的惬意生活。"销暑"二字点明主题。在凉棚下可以悠闲地眺望天空,看云卷云舒。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还能从棚顶的缝隙透进来。到了黄昏,作者带着琴来这里乘凉,准备欣赏夜晚的明月。最后两句突然转到回忆,想起春天时在江上泛舟听雨的情景,与现在的夏日乘凉形成对比。

全词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把普通的乘凉小事写得妙趣横生。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比如阳光透过棚顶的缝隙、带着琴来乘凉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夏日的凉棚与春日的江景并置,拓展了词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