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黄叶西陂(bēi)水漫流,籧(qú)篨(chú)风急滞(zhì)扁(piān)舟。
黄叶纷纷飘坠,西河水漫流。风太急,粗席作的篷帆簌簌地响,没法卷收,小船被吹到湖滩里,搁浅了。
小寺:小庙。阊(chāng)门:在今江苏苏州。陂:此指湖泊。籧篨:竹子或苇子编的粗席。这里指粗席作帆。滞:停留不动。
夕阳暝(míng)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
我在小寺里向外眺望,只见夕阳西下,夜色从千里以外悄悄袭来,人说话和鸡叫声混杂一起,分不清楚,聒噪得仿佛成了同类。
暝:天色昏暗。暝色:指暮色。一丘:本指土坡,这里也指“一丘之貉”语意。这句是说,此地乱糟糟的,人说话和鸡叫声混杂一起,分不清楚,聒噪得仿佛成了同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叶纷纷飘坠,西河水漫流。风太急,粗席作的篷帆簌簌地响,没法卷收,小船被吹到湖滩里,搁浅了。
我在小寺里向外眺望,只见夕阳西下,夜色从千里以外悄悄袭来,人说话和鸡叫声混杂一起,分不清楚,聒噪得仿佛成了同类。
注释
小寺:小庙。阊(chāng)门:在今江苏苏州。
陂(bēi):此指湖泊。
籧篨(qúchú):竹子或苇子编的粗席。这里指粗席作帆。风太急,要收帆,但粗席不能卷,篷帆收不下,船就被吹到湖滩里,搁浅了。又,《诗经·邶风·新台》:“新台有沘,河水游淋。燕婉之求,篷藤不鲜。”旧注以为是讽刺卫宣公强占人妻,筑新台在河边,那位妇女原是婚配的良家妻,所以憎恶卫宣公“篷藤不鲜”,像粗席似的,臃肿丑恶,嬉皮笑脸,直凑过来,决非善类。滞:停留不动。
暝(míng):天色昏暗。暝色:指暮色。唐杜甫《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一丘:本指土坡,这里也指“一丘之貉”语意。这句是说,此地乱糟糟的,人说话和鸡叫声混杂一起,分不清楚,聒噪得仿佛成了同类。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题阊门外小寺壁》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诗。
首句“黄叶西陂水漫流”,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黄叶是秋天的代表,给人一种落叶纷飞、季节更迭的感觉。西陂指的是水边的土地,水漫流则展现了水流悠悠、宁静安详的画面。
第二句“籧篨风急滞扁舟”,籧篨是一种竹编器具,这里用来形容风急的地方。风急使得小舟停滞不前,这个“滞”字,使得诗的意境更添一层动感和生动。
第三句“夕阳暝色来千里”,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夕阳的余晖照耀着远方,暝色(暮色)似乎从千里之外来临,给人一种辽阔和深远的感觉。
最后一句“人语鸡声共一丘”,则把读者带入了乡村的生活场景。人们的声音和鸡的叫声在这个小土丘上交织,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和谐。
整首诗将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完美结合,既有秋天的落叶、流水和暮色,又有乡村的人声和鸡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生动,画面感强,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