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源

二水分山县,东西别渭泾。
前峰消积雨,流潦下沧溟。
晴日睡方足,江风吹复醒。
看看老渔父,一曲过寒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江边的宁静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用"水分山"和"渭泾分明"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两条河流在山间分道扬镳的景象。就像现实中不同选择的人最终走向不同方向,暗含人生分岔路的意味。

中间四句是动态描写:雨后的山峰褪去阴霾,积水奔流向海;诗人晒着太阳小憩,又被江风唤醒。这些画面充满动感又自然流畅,特别是"睡方足"和"吹复醒"的对比,把人与自然互动写得生动有趣。

结尾最妙,镜头转向一位老渔夫,他哼着小曲划过寒冷的水边。这个画面看似随意,却饱含深意——老渔夫代表历经沧桑的智者,在寒冷环境中依然保持从容,用歌声面对生活。这与前面自然景象形成呼应,暗示人应像自然一样随遇而安。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宏观的山水,到中景的雨后动态,最后聚焦老渔夫的特写。没有刻意说理,但通过这几个画面的自然衔接,传递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特别是最后老渔夫的形象,让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刻,在简单中藏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