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洞庭袅袅波,木叶萧萧下。
玉簟感凉秋,银烛怜遥夜。
对影不成欢,泪迸觥船泻。
一曲雨零铃,分付知音者。

现代解析

这首《生查子》用秋夜里的景物和情感,描绘了一种孤独忧伤的心境。

开头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波轻轻荡漾,树叶纷纷飘落,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秋天的萧瑟氛围中。"袅袅"和"萧萧"这两个叠词用得特别好,既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又暗示了心情的波动。

接着诗人写自己躺在凉席上感受秋凉,对着烛火度过漫漫长夜。这里"感"和"怜"两个字很传神,说明诗人不是单纯在描写景物,而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景物上。凉席和烛火本来没有感情,但在诗人眼里,它们似乎也在同情自己的孤独。

后面四句直接写诗人的孤独和悲伤。一个人喝酒,连影子都显得寂寞,眼泪止不住地流进酒杯。"泪迸觥船泻"这个比喻很生动,把眼泪比作倾泻的酒,说明悲伤多得装不下。最后两句提到《雨霖铃》这首曲子,想把它送给懂自己的人听,但"知音者"在哪里呢?这种想倾诉却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整首诗就像一幅秋夜独饮图,用简单的景物和动作,写出了复杂的内心感受。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但通过凉席、烛火、眼泪这些细节,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