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梱代归领累偕亲友游虎丘偶成数语以纪岁月时淳祐庚戌七月廿五日
一目四苍莽,突然见林丘。飞来灵鹫峰,幻出蓬莱洲。
浮图高崒嵂,石径通深幽。生公讲经台,曾闻石点头。
剑池杳无底,脩绠汲寒流。千古诧奇传,兹事还是不。
我来秋向深,良苗匝平畴。忧国愿年丰,一稔销百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虎丘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传说的感慨,最后还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开头四句写景:作者一眼望去,四周苍茫辽阔,突然看到一片山林。飞来峰像灵鹫一样耸立,整个虎丘宛如仙境蓬莱。这里用"灵鹫峰""蓬莱洲"的比喻,把虎丘的景色写得既雄伟又神秘。
中间六句写古迹:高耸的佛塔,幽深的小路,生公讲经台的历史传说,深不见底的剑池。作者特别提到"生公讲经,顽石点头"的典故,用"千古诧奇传"表达了对这个传说的惊叹,又用"兹事还是不"的疑问,让读者思考传说的真实性。
最后六句抒情:作者在深秋时节看到田野里长势良好的庄稼,联想到国家大事。他真诚地希望今年能有好收成,因为只要庄稼丰收,就能化解百姓的许多忧愁。这里从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的思想。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先写景后抒情,既有对自然和历史的描写,又饱含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展现了一个古代文人既热爱山水又心系天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