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蟹叹
侵晨食指动,水族来江湖。主人出宴客,四座咸欢娱。
座客且勿欢,主人起长叹。昔居江城二十年,高秋置酒西楼前。
黄州估船日西上,水乡风味夸时鲜。晓市喧呼盈筐卖,百钱已得十数辈。
红姜紫蓼纷堆盘,往往舆台足沾溉。自从盗起西南隅,鼋鼍蹴踏风涛粗。
下逮蕲黄上沔鄂,稻田万顷成荒芜。渔师贾客久奔窜,讵有簖火明菰芦。
今年江汉贼甫退,鲂鲤差可充官厨。下游咫尺当相失,何况荆台路遥隔。
公然蒲缚能远致,分与间官添食籍。浔阳九派声喧豗,连云战机临江开。
刍茭馈餫苦不给,戈甲转斗何有哉!茫然对案令心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食蟹叹》表面写吃螃蟹的宴席,实则借餐桌上的美食揭露战乱带来的民生苦难。全诗用对比手法,分三个层次展开:
1. 美食背后的残酷现实 开头描写热闹的宴席场景:主人用螃蟹招待宾客,大家吃得开心。但主人突然叹气,回忆起二十年前在江城(武汉一带)的富足生活——那时秋天在西楼设宴,黄州商船运来新鲜水产,集市上花点小钱就能买十几只螃蟹,连仆人都能分到。这里用"红姜紫蓼"等鲜艳调料颜色,反衬出昔日的丰饶。
2. 战乱摧毁美好生活 笔锋突然转到战乱(可能指太平天国运动):盗贼从西南打来,像巨鳖掀翻风浪,从蕲黄到沔鄂(湖北多地)的万顷良田变荒芜。渔民商贩逃亡,再不见捕蟹的竹簖灯火。今年敌人刚退,勉强能捕鱼供应官府,但普通百姓依然吃不到——"下游咫尺当相失"说近在眼前的美食都吃不上,更别说远方荆州的螃蟹了。
3. 饭桌连着战场 最后点明残酷真相:现在能吃到螃蟹,是因为有官员特权("间官添食籍"),而九江(浔阳)前线战火连天,军队连粮草都供应不上,士兵们还在拼命打仗。结尾"茫然对案令心哀"是诗眼:面对满桌佳肴,想到前线挨饿的士兵,让人食不下咽。
全诗魅力在于用"吃螃蟹"这件小事,像剥蟹壳一样层层揭露社会矛盾:通过饭桌上的螃蟹怎么都运不来、谁能吃到、谁在挨饿,展现战乱时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现实。今天读来依然警醒:任何时代的美食享受,都不该忘记背后是否有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