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波罗山房阒然如在郊野

苍然瞑色赴柴荆,无主荒园试散行。
怪石偃疑双虎卧,短筇拄听百虫鸣。
水亭颓尽波沉绿,秋雨频过草怒生。
莫为些些嗟历劫,一痕天际有亏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傍晚时分漫步在荒废园子里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实景:天色渐暗时来到柴门小院,无人打理的荒园里,怪石像两只趴卧的老虎,拄着短竹杖能听见虫鸣。这里用"双虎卧"形容石头的形态,既形象又带着一丝野趣,而虫鸣声更衬托出环境的寂静。

中间两句写衰败与生机:水亭坍塌倒映在绿水中,秋雨频繁却让野草疯长。这两句形成强烈对比——人工建筑在衰败,自然生命却在雨中蓬勃,暗示着自然界新陈代谢的永恒规律。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不要为眼前的残破叹息,就像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一样,万物的盛衰都是自然规律。诗人用月亮盈亏作比,告诉我们不必过分执着于得失,要学会接受生命中的起伏变化。

全诗妙在通过一个荒园的傍晚景象,道出了"万物有兴衰,世事无常"的哲理。衰败的亭台和疯长的野草形成对照,最终引出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在寻常景物中体会到不寻常的人生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