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后圃习射示孙周人许茧为

县斋秋日长,兀坐愁面壁。
异书如荆州,欲借那易得。
后园有弃地,粪壤经马枥。
泓然见清池,老眼喜一涤。
初看剪蓬艾,次第拾瓦砾。
朝来箭道成,百步尽所历。
两生颇好事,饭罢走相觅。
邀我日同来,分朋控鸣镝。
虽无皮画鹄,縳草聊代的。
引满试射之,于中寓考绩。
浮情或倖中,诡遇本无适。
古人一技精,往往互砥激。
勿徒视游戏,俨若对强敌。
我昔方盛年,从军曾草檄。
风前饿鸱叫,头上飞霹雳。
蹉跎万念乖,渐怕矛头淅。
力衰安可强,众丑供指摘。
自笑谅无成,习劳犹运甓。
子今心胆壮,作此太寂寂。
斯言可类推,凡百慎剖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秋天闲居县衙后院时,偶然发现一块荒废的空地,于是动手改造成射箭场的故事。全诗用生活化的语言展现了从劳动到娱乐,再到人生感悟的完整过程。

诗的开头写作者在县衙里百无聊赖,想借书消遣却找不到好书。这时发现后院有块堆满马粪的荒地,清理后竟露出一方清澈池塘。这个意外发现让老人眼睛一亮,就像被清水洗过一样清爽。他先割杂草,再捡瓦砾,最终修成一条百步长的箭道。

随后两个年轻人常来陪他射箭。虽然没有正规箭靶,他们就绑草把当靶子。作者在射箭时领悟到:射中与否不能靠运气("浮情或倖中"),就像人生不能指望侥幸成功。古人专精一门技艺时,都是互相切磋进步的。

后半段转入人生感慨:作者回忆年轻时从军写檄文的豪情,如今年老力衰,连矛尖滴水声都害怕。他自嘲现在一事无成,只能像搬砖块一样做些简单劳动。最后对年轻人说:你们现在胆气正壮,觉得我说这些太沉闷,但这些道理可以推广到所有事情上,要仔细体会。

全诗妙在把修箭道这件小事写得生动有趣,又自然引出深刻的人生思考。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情与老年的力不从心,告诉年轻人要珍惜时光、认真对待每项技艺。诗中"绑草当靶""搬砖块"等比喻特别接地气,让深刻的道理变得容易理解。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