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访景元隐居

接席生徒静不哗,先生燕坐岸巾纱。
清明门外新垂柳,寂寞篱边旧种花。
争云问字扬雄宅,或是饭牛颜阖家。
长安道上红尘客,得似闲居阅岁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隐居生活场景,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景元先生教学时的场景:学生们安静地围坐在他身边,没有喧哗;先生随意地坐着,头巾微微掀起,显得很自在。这里通过"静不哗"和"燕坐"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平和氛围。

中间四句用清明时节的景物变化来衬托隐居生活的恒常。门外新柳垂落,篱边旧花依然,暗示着时光流转但隐居生活始终如一。作者提到这里可能是汉代学者扬雄的宅院,或是隐士颜阖的家,用历史典故来赞美景元先生的高洁品格。

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长安道上追逐名利的人风尘仆仆,哪能像这样悠闲地度过时光?"红尘客"与"闲居"的对比,凸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鲜明的意象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朴隐居生活的赞美。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闹中取静"的生活智慧,在清明时节的新旧交替中,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