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观禁中高皇帝旧苑二首 其一

千门台殿碧波流,咽尽寒声出御沟。天上桥山仙驭远,人间圆峤禁城幽。

花狂不记当筵舞,鱼巨曾经听乐游。垂柳依微春不展,为思恩幸半含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皇家禁苑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地的感慨。

首先,诗人用“千门台殿碧波流”来形容禁苑的宏伟和美丽。想象一下,无数的宫殿和楼阁在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碧波流”就像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接着,“咽尽寒声出御沟”描绘了春水融化的景象。寒冷的声音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流水声,这代表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天上桥山仙驭远,人间圆峤禁城幽”两句,诗人将禁苑比作仙境,表达了对这里宁静幽美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禁城的高远和神秘。

“花狂不记当筵舞,鱼巨曾经听乐游”两句,描绘了昔日皇家宴会的热闹场景。诗人用“花狂”来形容舞者的热情,用“鱼巨”来形容音乐的宏伟。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似乎已经远去。

最后,“垂柳依微春不展,为思恩幸半含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垂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却未能完全展开,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哀愁。这里的“恩幸”指的是皇帝的恩宠,诗人因怀念过去的荣光而心生感慨。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禁苑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令人感慨万千。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