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清班经岁侍凝旒,宠寄稽山第一州。
琐闼风规丹扆侧,蓬莱烟霭碧江头。
诗豪谁敢雷门过,乡老争陪昼锦游。
行路光华浮画鹢,浩然佳思鉴湖秋(《续会稽掇英集》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官员送别同僚程给事去越州(今绍兴)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越州风物的赞美。

前两句写程给事原本在京城担任清要官职("清班"指清贵的官位),常年侍奉皇帝("凝旒"代指帝王),如今受皇帝重用派往越州("稽山"即会稽山,代指越州)。这里用"宠寄"二字,既说明这是皇帝信任的委派,又暗含越州地位重要。

三四句用对比手法:在京城时,程给事在宫门旁("琐闼""丹扆"都指宫廷)以正直作风闻名;现在要去越州,那里有蓬莱仙山般的云雾和碧绿的江水。通过"风规"与"烟霭"的对照,展现从严肃官场到山水美景的转变。

五六句用典故夸赞程给事:他的诗才出众("诗豪"),没人敢像"雷门过"的典故那样班门弄斧;当地乡绅("乡老")都会争相陪同这位衣锦还乡的官员。"昼锦"用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典故,暗示程给事可能也是荣归故里。

最后两句描绘送行场景:程给事乘着华美的官船("画鹢"指船头画着鹢鸟的大船)出发,诗人想象他会在鉴湖秋色中激发豪情。这里"浩然佳思"既指开阔的思绪,也暗含孟浩然游历山水的意境,把赴任写成充满诗意的旅程。

全诗通过宫廷与山水、规矩与自由的对比,把官员外放这件事写得既光荣又风雅。特别是最后把官船出行和鉴湖秋色结合,让原本的仕途调动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山水之约,展现了宋代文人把公务与诗意融合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