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作 其二

我祖卜此堂,赫赫承华胄。
厥后奕绳绳,伯仲能世守。
大人既冰清,从父复兰茂。
纷吾席前荣,中道遭穷姤。
有弟虽二人,朝华皆不秀。
忆昔竹林游,惟予体独瘦。
壮者俱不存,瘦者何以寿。
自为秣陵客,莼鲈阻兵寇。
今兹返故庐,室在人非旧。
数椽幸未灰,君子居何陋。
扫径刈蓬蒿,五柳或云觏。
将种邵平瓜,杂植杨恽豆。
勉哉充闾人,慎勿惭堂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游子回到家乡后,触景生情写下的感慨。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家族兴衰和个人遭遇,充满沧桑感。

开头部分,诗人自豪地回忆家族往日的荣光:祖辈在这里定居,家族显赫,子孙代代相传,伯父和父亲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但到了自己这一代,家族开始衰落。虽然有两个弟弟,但都不成器("朝华皆不秀"),当年一起玩耍的兄弟中,只有瘦弱的自己活了下来。

中间部分写战乱带来的变故。诗人离开家乡到南京(秣陵)谋生,因为战乱("阻兵寇")无法回到思念的家乡。如今终于回来,却发现物是人非,亲人都不在了。

最后部分写诗人重整家园的决心。虽然房屋破旧,但庆幸没有被烧毁("数椽幸未灰")。他清理杂草,准备像古代隐士一样种瓜种豆,过简朴的生活。最后勉励自己:作为家族传人,要努力振兴家业,不能愧对祖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真实感人:通过家族变迁和个人遭遇,反映战乱年代普通人的命运
2. 对比强烈:昔日家族荣光与今日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3. 积极向上:尽管遭遇不幸,仍保持重整家园的勇气
4. 善用典故:如"五柳"(陶渊明)、"邵平瓜"(秦朝贵族种瓜)等,含蓄表达隐居之意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更有面对困境的坚韧,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