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的闲适场景,通过声音的变化传递出微妙的季节感。
第一句"泉响复禽鸣"像打开了一个自然录音机——泉水叮咚声和鸟叫声此起彼伏,这是典型的夏日交响乐。第二句"閒心有底惊"很有意思,明明是在悠闲休息,心里却突然被什么触动了一下,这种平静中的细微波动很真实。
最妙的是后两句。午睡时听到蝉鸣("嘒嘒"就是蝉叫声),本来是最平常的夏日体验,诗人却突然觉得这像是秋天的声音。这种听觉上的错觉很细腻——也许是因为蝉鸣中带着一丝疲惫感,也许是被太阳晒得恍惚产生了联想,把夏声听成了秋声。
全诗短短20个字,捕捉了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感受:在最炎热的季节,通过声音的变化提前感知到秋天的气息。这种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感,以及把日常体验写出新意的能力,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我们都有过类似体验——某个瞬间,熟悉的事物突然显得陌生,这首诗就是把这种微妙感受完美定格了。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