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旧七首 其一 慈仁寺松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见丹碧成崇祠。
虬松两三犹旧姿,自我不见常汝危。
身历浩劫兀不知,却对霜鬓怜吾衰。
吾衰乃有看汝时,昔日同游存者谁?
张叟先来闻有诗,可能雪中持一瓻?
亭林龛前斟酌之,仰读乾隆御笔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重访慈仁寺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前四句写寺庙的变化:慈仁寺经过十年大火后重建,突然看到红墙碧瓦的崭新庙宇,只有两三棵老松还保持着旧日模样。诗人感叹:自从我上次离开后,你(指松树)一直处在危险中(可能指火灾威胁),但你挺过了劫难却浑然不知。

中间四句转向人生感慨:老松挺过劫难依然挺拔,而诗人却对着自己斑白的鬓发感叹衰老。有趣的是,诗人说"我衰老了才有时间来看你",暗示年轻时忙碌无暇故地重游。接着发出灵魂拷问:当年一起游玩的朋友还剩下谁呢?

最后四句提到两位故人:听说张老先生先来过并留下诗作,不知他是否带着酒壶("瓻"指酒器)在顾炎武(亭林)的佛龛前祭奠?此时诗人仰头读着乾隆皇帝题写的石碑,将个人感伤融入历史长河中。

全诗妙在将老松拟人化,通过与松树的"对话",自然引出对生命、友谊、历史的思考。寺庙重建与老松幸存形成新旧对比,松树的"不知危险"与诗人的"自觉衰老"构成生命力的反差,最后用乾隆御碑收尾,把个人记忆升华为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