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入潼关

波光荡日耀旌旐,稳泛中流息怒涛。
百二关临秦地险,五千仞峙华峰高。
画疆势并丸泥固,共济人思击枻劳。
南国烽烟犹未靖,临风眺望首频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渡过风陵渡、进入潼关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前两句写渡河场景:阳光在水波上跳跃,战船的旗帜闪闪发光,船稳稳行驶在河中央,平息了汹涌的波涛。这里用"耀旌旐"和"息怒涛"暗示军队的威严和力量。

中间四句转入对地理形势的描写:潼关地势险要,是守卫秦地的关键;华山高耸入云,像五千仞的屏障。诗人用"丸泥固"比喻潼关易守难攻的地势,用"击枻劳"表达众人同舟共济的艰辛。

最后两句点明忧国之情:虽然眼前风景壮丽,但想到南方战事未平,诗人不禁迎风远望,频频挠头,流露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

全诗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观与深沉的家国情怀相结合,既展现了山河的雄伟气势,又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百二关""五千仞"等夸张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结尾的"首频搔"更是生动刻画了诗人焦虑的神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