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感寄伯兄汉元燕京

飞鸿起天际,风雨忆诸兄。
浮海思西渡,平边愿北征。
欲安土鲁寇,须仗木兰兵。
不独超投笔,班超亦请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身在远方的弟弟对兄长(伯兄汉元)的思念,同时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前两句(飞鸿起天际,风雨忆诸兄)以“飞鸿”起兴,看到大雁飞过天际,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更加想念兄长们。这里用“风雨”既指真实的天气,也暗示时局动荡,加深了思念之情。

中间四句(浮海思西渡,平边愿北征。欲安土鲁寇,须仗木兰兵)是诗的核心,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抱负:他渴望跨海西行、北上征战,平定边疆的动乱(“土鲁寇”可能指当时的边疆敌人)。他认为要安定边疆,必须依靠英勇的军队(“木兰兵”代指精锐部队)。

最后两句(不独超投笔,班超亦请行)用典明志:班超是东汉名将,曾投笔从戎,立功西域。作者说自己不仅想像班超那样弃文从武,更希望像班超一样主动请缨,为国效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亲人的深情,又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作者将个人情感与报国志向融合,语言直白有力,展现出热血男儿的担当与豪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