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里初秋时节的景象和宫女们过中元节的场景,充满了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前两句写景:初秋的宫殿楼阁显得格外清爽,玉石台阶上露水冰凉,台阶边的蓂草(古代传说中象征祥瑞的草)已经半枯萎了。这里用"新秋"点明时节,"玉阶露冷"让人感受到秋意的凉意,而"半彫蓂"则暗示时间流逝。
后两句写人:皇宫里最重视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每个院落都在烧香拜祭,诵读道教经文。通过"六宫最重"和"院院"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整个皇宫都在认真准备这个节日,场面庄重而虔诚。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面:秋日的清凉、节日的肃穆、宫女们的虔诚,都跃然纸上。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环境和活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宫廷生活的特殊氛围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王仲修
王仲修,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家开封。圭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八年,以著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卷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谒告淮南时所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七年,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勒停。元符三年(一一○○),为其父王圭诉冤,尽复圭故官谥赠。事见《东都事略》卷八○《王圭传》。